做咨詢這么久,也了解了很多企業發展經營方面的問題,在眾多項目調研后,發現一個突出的問題,凡是管理缺失的企業,基本上是沒有像樣的例會,或者例會開的就是“走走過場”沒有任何的價值意義。
一般的例會有每天開的班前會,每周或者每月開的生產性會議,經理會議等,也有一年一次的股東大會等等,作為例會,會議周期、地點、參會人員都相對固定,因而例會也是統一思想最有效的的管理方式。但是例會一旦開的不好,就非常容易讓參會人員“身心俱疲”、“感覺身體被掏空”冗長繁復的例會讓人避之不及。
其主要原因就是:例會沒實質內容;反饋的問題,老生常談;主題不明確,不知所云等等,時間一長,再精神抖擻的人,參加幾次這樣的例會也會昏昏欲睡。體現不了例會的價值,員工就會有“開會就是浪費時間”這樣的偏見,需要傳達的內容傳達不到位,員工對于會議精神不明確,管理自然就跟不上。所以,例行會議開不好團隊就成了一盤散沙.
開好例會其實很簡單:
五有、五不、四框架。
五有:有主題,有準備,有紀律,有程序,有檢查復盤。
確定會議主題,不同部門,會議內容及性質也不一樣,確定好主題,確定參會人員,參會人員需準備的參會材料(發言稿、數據等),避免臨場發揮切不中要害;根據主題安排好會議內容,制定會議議程;開會遵守會議紀律,杜絕散漫,不重視例會的情況出現;檢查復盤:檢查上階段工作完成情況,落實完成結果;檢查會議是否按會議議程進行,是否跑題等;復盤總結出會議紀要,例會講的什么,需要傳達的會議精神,會議內容,下階段工作部署等。
五不:不務虛,不討論細節,不抱怨和訴苦,不搞一言堂,不跑題。
開會以實際出發,節約時間;不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爭論不休;開會是以發現并解決問題為思路的,不抱怨、訴苦,說問題講對策;不搞一言堂,充分發揮參會人員的積極性,提高參與感,解決實際問題;緊扣主題,統一思路。
四框架:
一、講好的方面。“好孩子是夸出來的”開會也不例外,講好的方面,是給與參會人員肯定與鼓勵,打消參會緊張感,提高人員的榮譽感,提高參會積極性,也活躍會議氛圍。
二、講存在的問題。例會是以發現并處理問題為向導的,經營生產過程中的問題都可以作為會議的內容,實事求是,發現問題根源。
三、提出改進措施。問題提出來后,接下來集思廣益處理問題,利用大家的經驗智慧,找出好的處理辦法或提出改進措施,解決問題。
四、布置下步工作。